朋友问我:保险公司就是收了我们的保费,把该赔的赔了,剩下的钱是收入,然后就可以给股东分红了吗?
其实,很多人对保险公司都有一个担心,会认为保险公司能不赔就不赔,只要不赔,就能多挣钱,没赔出去的钱就是他们的盈利了,所以买保险就是上当,这种想法真的科学吗?
如果保险公司这么挣钱,那真是离倒闭不远了!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保险公司到底怎么挣钱!
一、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自“三差”
1. 死差
死差就是预定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盈余或亏损。假如预期10000人中有10人死亡,如果最后只有8人死亡,比预期中少死亡2人,保险公司因此省下了2笔赔付,这就是死差益--这就挣钱了。
2. 费差
费差即是保险公司实际营业费,大于或小于预定营业费而产生的利益或损失。预算运营花费100万,因为节俭、控制规范等原因,实际花费了70万,小于预算金额,那么节省出来的30万就是费差益--省钱就是挣钱。
3. 利差
保险公司借客户的钱去投资,除开利息成本之外的收益。收入的保费和支出的赔偿额之间会有一个时间差,在这个时间差内,保险公司会通过将收入的保费进行投资从而赚取利润。
二、详解三差
1. 死差:
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的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
2. 费差:
为了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和营销目的,别说费差益了,现在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是费差损的.
3. 利差:
比如预定利率3.5%,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那么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
对于寿险公司动辄数十年的保单,利差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影响会非常大!
利差益=实际投资收益率>预定利率
费差益=实际费用率<预定费用率
死差益=实际死亡率<预定死亡率
但是你知道保险公司利润“大头”来自于哪一差吗?
寿险公司利润大头全部来自利差,所以保险公司既不会惜赔,也不会降低成本,在产品上偷工减料,因为这些都是蝇头小利而已。
我“故意”少赔一百单,可能比我把收益做上去0.01%都不如,而且保费一收上来,就已经留好了保险责任准备金,不会不赔付的。
从盈利模式上来看,我们购买的保单也是安全的、会赔付的。
注释:保险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此保险公司应有与保险责任准备金等值的资产作为后盾,随时准备履行其保险责任。